首页

美脚视频国产

时间:2025-05-25 09:31:10 作者:非遗走进生活 第七届湘鄂赣皖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开展 浏览量:41990

  中新网岳阳5月24日电 (张雪盈 李盈)第七届湘鄂赣皖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24日在湖南岳阳开展,200余项非遗代表性项目亮相洞庭湖畔,共话非遗传承新活力,探索融合发展新路径,打造文旅融合新体验。

5月24日,第七届湘鄂赣皖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在湖南岳阳开展。 主办方供图

  湖南、湖北、江西、安徽同处长江中游,山水相依、地域相近、人缘相亲、文脉相通,湖湘文化的经世致用、荆楚文化的浪漫奇崛、赣鄱文化的兼收并蓄、徽州文化的崇文重商激荡交融,在长江文明发展进程中发挥着枢纽作用。

  自2013年在湖北首次举办,湘鄂赣皖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已成功举办七届。各省非遗从“各美其美”走向“美美与共”协同发展,不仅打造了技艺交流的舞台,还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新机遇,构建了“政府引导、市场运作、科技支撑、全民参与”的非遗保护新模式。

第七届湘鄂赣皖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展出200余项非遗代表性项目。 张雪盈 摄

  本届联展以“我们的节日 人民的非遗”为主题,聚焦非遗与旅游、非遗与科技的深度融合,集中展示了各省推动非遗整体性保护、多元化发展、数智化升级的新成果。

  融入新国风实景与裸眼3D技术的花鼓戏《新刘海砍樵》、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丁小妮的“新搭档”AI智能画瓷机器人……活动现场,湘剧、赣剧、徽剧非遗表演同台演绎,恩施玉露、千两茶等非遗技艺传承人现场“斗茶”,通过线上线下展演、展示、展销和体验相结合的方式,让民众近距离感受四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。

  活动还设置了“非遗好物”超市,将岳阳临湘青砖茶、湘西土家织锦耳环、衡阳衡东茶油腐乳、怀化溆浦蔗糖等湖南特色非遗好物“搬”进现实生活,吸引民众围观采购,激发了文旅消费活力。“原来非遗不是遥不可及的展品,更是触手可及的生活。”前往观展的游客刘心说。

  湖南省是非遗大省,非遗资源丰富、门类齐全。据统计,全省共有非遗代表性项目资源29162项,入选各级保护名录的非遗代表性项目6428个,涵盖传统戏剧、传统美术、传统技艺等10大类别。

  活动主办方表示,希望能以本次联展为契机,共促非遗系统性保护、可持续发展,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生活,走向年轻人的视野,让非遗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世行前经济学家:“债务陷阱论”绝非事实 中国以非洲的方式助其实现现代化丨世界观

北海贝雕技法经过400多年不断继承与创新,从贝串、贝堆、平面贝雕到浮雕,再到立体贝雕。2005年起,北海贝雕在原工艺技法基础上,利用贝壳天然色彩和纹理,研发出纯天然不着色之贝雕作品。在不断精益求精努力下,北海贝雕技艺,进入中华传统艺术宝库。

(文化中国行)访鲁迅故里:为何有越来越多年轻人喜欢鲁迅?

吉林市有“北国江城”之称,松花江从城中蜿蜒而过。上游丰满水电站拦截江水发电,造成的温差使得城区江段常年不冻,游泳爱好者四季皆可畅游。

这十大重点城市,今年松绑或取消了限购

满洲里口岸于1902年建成,在现国门处先后建设了四代国门,如今的国门建筑面积5905平方米,总长105米,宽46.6米,高43.7米,是我国边境线上最大的国门,也是弘扬国威、展现国力的标志性建筑。

聚焦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 多方共同倡导“人人来减灾”

治国之道,必先富民。新时代以来,中国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,近亿人口全面脱贫,提前10年实现《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》减贫目标。中国的减贫奇迹,是海内外读者普遍关注的议题之一。

多国官员学者共商海洋生态保护 倡导合力推进全球海洋治理

邵丹丹指出,深化空域管理体制改革能够增加可飞空域,简化低空飞行的审批流程,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空域资源。同时,利用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,加强对低空飞行活动的管理与监控,确保低空经济发展的安全基石牢不动摇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